關(guān)于“抗菌”我們了解多少
關(guān)于“抗菌”我們了解多少
我們?nèi)梭w有三道防線來抵御病原體的攻擊,皮膚正是第一道防線。
事實上,在我們的皮膚上存在著三類正常菌群,一種叫常駐菌群,這種菌群較為固定地寄生于皮膚上,其數(shù)量和菌種的組成保持相對穩(wěn)定,大部分是無致病性的,能與有害微生物競爭營養(yǎng),是保護人體免受有害微生物侵襲的屏障。
還有一種叫暫駐菌群,是由于人體頻繁接觸外部環(huán)境而沾染上的各種細菌,主要存在于暴露部位皮膚,其數(shù)量和菌類有很大的變化。通常情況下暫駐菌群往往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是引起疾病的罪魁禍首。
最后一種是共生菌群,這種菌群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它對常駐菌群有支持作用,對暫駐菌群又會有拮抗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桿菌和棒狀桿菌等。
正是因為有這三種菌群,我們的皮膚微環(huán)境會處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中。在正常情況下,常駐菌群會將暫駐菌群隔離在它的生存范圍之外,使這些有致病作用的菌群停留在皮膚表面。當皮膚微環(huán)境遭到破壞,常駐菌群或共生菌群減少時,暫駐菌群便會大量繁殖,引起皮膚感染從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因此,正確的抗菌清潔的方式是要抑制暫駐菌群的生長,而又不會破壞常駐菌群和共生菌群。
從衣物毛巾到床單被套,它們與我們總是親密接觸,但是紡織品本身就是非常容易滋生細菌的,特別是有汗液和皮質(zhì)屑的紡織物,更是細菌的溫床。
因此,通過有效的抗菌劑來處理紡織物,從而使得抗菌紡織物無論是在穿著還是儲存的時候都不易滋生細菌,保護紡織物持久潔凈,減少人們感染暫駐菌群的機會。
但是在選擇購買抗菌紡織品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定要選擇安全非溶出的抗菌紡織物。
溶出性和非溶出性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會溶出的抗菌紡織物就是指抗菌劑與紡織物并沒有緊密結(jié)合,在使用過程中抗菌劑會從紡織物中溶出從而與皮膚相接觸,這樣抗菌劑在抑制暫駐菌群生長的同時也會破壞常駐菌群和共生菌群,則會導致皮膚微環(huán)境失衡,對人體造成傷害。
iHeir-333紡織抗菌劑是一種新型的季銨鹽類陽離子聚合物,能高效地與紡織品纖維中的羥基和氨基結(jié)合,在紡織品纖維上形成非溶出的抗菌保護膜。
全球權(quán)威SGS、BV等認證,iHeir-333具有高度的生態(tài)安全性,用其處理的抗菌紡織品長期穿著不會影響人體皮膚正常菌群的微生態(tài)平衡;并且,由iHeir-333形成的抗菌保護膜能有效地抵抗或隔斷外來的或人體自身皮膚的有害菌群的交叉感染,在實現(xiàn)紡織品抗菌防臭防霉目的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人類健康。
抗菌_防霉資訊
TAG:   抗菌劑